媒体报道 | 透视云原生热的背后
2018-10-26

来源:中国云报

作者:郭涛


PaaS热、容器热、Kubernetes热、微服务热、DevOps热,这么多的热汇聚到一起,形成了云原生应用热。云原生应用热与以往众多的技术热潮不同,因为它是由业务需求驱动的,是第一次在信息技术与业务之间产生了化学反应,也是自上层应用开始延伸至底层基础架构的自上而下的一场具有颠覆性的变革。


自上而下的变革


“同行是冤家”,这是多少年来不变的商业规则。但是今天,颠覆往往不是来自于行业内部,而同行之间也未必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银行惧怕的是互联网金融,酒店业正在被Airbnb蚕食,出行不可缺少的是共享单车……


"传统企业迫切希望像互联网公司那样思考,采用互联网架构实现应用的快速迭代,服务B端客户时也要像服务C端客户那样注重应用体验。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竞争,非云原生应用与云原生应用竞争,这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选择云原生应用的原因。

企业做不做云原生应用,这是由业务决定的。而如何实现云原生,则可以视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应用先上云再做架构改造,还是一步到位直接采用全新的云原生架构,企业用户要深思熟虑。"——灵雀云CEO左玥


“云原生应用的兴起与数字化转型的节奏是一致的,是从应用层面开始的。如果不是业务在驱动,云原生应用的发展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快。”灵雀云创始人兼CEO左玥如是说。


最近两三年,来自业务侧的压力推动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转变,金融科技、车联网、新零售,无一例外。生存还是死亡?这在今天看来并不是一道让人纠结的选择题。采用单体架构的企业如果不采用解耦的分布式架构,不采用新的DevOps开发流程,不能像互联网企业那样一天进行200次迭代,而是还像原来那样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应用更新,那么企业注定将无法继续生存。从物理机到虚拟化再到容器化、微服务和DevOps,更加灵活的IT架构、更加便捷高效的开发流程,这就是云原生,并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鸿沟。


左玥认为,云原生架构与传统IT架构之间是替代的关系,云原生架构是传统IT架构的下一步发展趋势。从传统IT架构过渡到云原生架构可能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过渡的方式也有多种选择,既可以采用比较激进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比如,因商业竞争所需,企业基于云原生架构重写应用程序,这就是比较激进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企业一定要下定决心,而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这有点像壮士断腕,好处是可以一步跨越到云原生模式,便于以后的开发和应用。


然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不可能中断现有的业务,将全部精力用于打造云原生应用,因此可以采用相对保守的过渡方式,比如可以先将传统应用迁移到云上,然后再选择适合的时机转换为云原生应用。


应用上云与云原生应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做不做云原生应用,这是由业务决定的。而如何实现云原生,则可以视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应用先上云,再做架构改造,或者一步到位,直接采用全新的云原生架构,企业用户要深思熟虑。”左玥表示。


从技术的角度讲,采用了容器、微服务、DevOps就可以称为云原生应用,这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已经覆盖了从研发到业务流程再到运维的企业IT的全部内容。云原生的概念从雏形到成熟,并得到整个行业的认可有一个发展过程。一开始,企业用户可能只是想通过采用容器、DevOps等加速开发流程,实现应用的快速上线和迭代。到整个行业都在谈论云原生的概念时,很多企业用户才意识到,原来他们正在做的就是云原生应用。


左玥告诉记者,在政府、石化等行业中,一些头部客户正准备在单位内部全面构建云原生应用,规模之大、应用之深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用户对云原生应用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但在实际执行和实现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困惑或者障碍。这也是下一步致力于云原生应用的厂商需要突破的难关。


加速云原生应用的普及


左玥分享了他对全球云原生市场的观察:从时间上看,中国与国外几乎是同时起步,差距不大。但是从现在的普及程度上来看,中国与美国市场还是有差别的,比如两年前美国企业采用Kubernetes的也不多,但现在可能90%以上的企业都在使用。而中国各行业的头部客户虽然也在考虑云原生应用,但只是刚刚开始,还需要一个转变过程。


CNBPA.jpg

云原生技术实践联盟(CNBPA)火了


从用户的角度看,中国的云原生市场还需要教育和引导;从厂商的角度看,大家需要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理念、技术、应用的创新方面还要不断提高。由灵雀云发起的云原生技术实践联盟(CNBPA)近日正式成立,招商银行、中国石油、国家电网、树根互联、中科软、东华软件、北明软件、腾讯云、灵雀云、F5等成为首批创始成员。


左玥向记者表示:“成立联盟并不是一种商业行为,也不是为了制定规范或标准,就是单纯地希望为从事云原生应用的企业、同行打造一个跨业交流的平台。厂商与厂商、厂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意识和行动超前的用户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而在业务上各有侧重的厂商之间也可以形成互补,共同打造一个经过测试的成熟完整的云原生解决方案。”在联盟成立大会结束后,参会的很多企业用户主动找厂商索要联系方式,交流和讨论的氛围十分热烈。


在中国,云原生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落地过程中,不仅技术上有一定门槛,管理上也存在问题。企业如果还守着原来的IT架构,也不改变原有的开发流程、组织架构,那么DevOps就是纸上谈兵。大多数国内企业已经习惯了采用外包或依赖第三方ISV。因此,在中国推动云原生应用的普及,点燃ISV、外包服务公司的热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CNBPA就吸纳了许多行业知名的ISV。


左玥表示,从今年开始,国内的许多ISV在云原生应用方面有了积极的转变,一方面是用户方的压力所致,另一方面ISV自身也有转型的需要。以前,ISV可以通过缩减人力来降低成本,现在则必须通过技术、流程和工具的改进来降低成本。CNBPA的首批成员——中科软、东华软件、北明软件都已经在云原生方面发力。只经过一两个月的接触,灵雀云就与北明软件达成了合作,未来双方在解决方案层面将以云原生作为首选。


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企业的必由之路。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些站在行业前沿和“风口”、面临极大竞争压力的行业用户,比如金融、汽车、航空等行业的客户,在云原生应用方面表现得尤为积极。


云原生呼唤平台厂商


作为云原生应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灵雀云通过“平台+生态”的方式,助力企业用户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在寻求自身的突破。


在CNBPA成立大会上,灵雀云发布了一站式云原生应用赋能平台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ACP)、企业级容器PaaS平台Alauda Cloud Enterprise(ACE),以及云原生机器学习赋能平台Alauda Machine Learning (AML)。如果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分成应用现代化和数据现代化两部分,那么ACP与ACE就是应用现代化的坚实基础,而AML则是数据现代化的一种有益尝试。



左玥解释说,ACP是云原生应用的赋能工具,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这样一个工具。尤其是节点数不多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十分方便地在这样一个标准化的平台上快速建立和使用云原生应用。而ACE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云平台,一个大型客户的所有业务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它可以支持企业建立一个覆盖整个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和组织结构的私有云平台,具有多租户、多集群等特性。


灵雀云的一个目标是将公有云上的各种功能都能以容器、开源的形式提供给企业客户,而机器学习就是其中的一个。AML集成了数据科学家的常用工具,可以创建分布式环境并展开实验。AML还可与ACP联动,实现从模型的开发、训练、验证、发布到再训练的流程自动化。通过AML与ACP等产品线的集成,最终可以实现模型持续训练、优化、验证的完整闭环。


“灵雀云将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打造更多类似AML这样的工具,推动数据现代化的发展。”左玥表示,“未来,我们还会开发更多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底座和核心就是ACP和ACE,以便更好地支持云原生应用和大型集团客户。”



云原生领域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大家在业务上各有侧重,有人关注垂直行业和领域,有人则着力打造通用平台。灵雀云就是后者,它一直在集中精力打造和完善云原生的私有云平台,同时也支持混合云和多云。虽然当前灵雀云的体量还不算大,但是致力于成为一家平台型企业的初心始终未曾动摇。无论从市场知名度、技术先进性还是客户基础来看,在PaaS云平台这一领域,灵雀云在私有云方面已经领先了一个身位。


灵雀云在金融、政府、石化等行业拥有许多大型客户。这些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通常非常谨慎,而最终他们没有选择所谓的大厂商,而是与灵雀云这样的成长型企业合作,一方面因为那些大厂商还没有成熟的云原生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因为灵雀云拥有过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且自身业务快速增长、体量不断增加,还有许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客户背书。让左玥感到自豪和有底气的是,灵雀云目前拥有一支100多人的云原生专业研发团队,这一规模在业内是首屈一指的。


今年国庆节假期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30日,记者到灵雀云公司拜访左玥时,已经中午12点多,很多员工还在坚守岗位,公司所有的会议室都有人在开会。如果没有这种拼搏精神,灵雀云也不会有今天这样快速的成长。据记者了解,灵雀云已经在规划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App开发企业,而在企业级应用开发交付和管理领域,大型的核心平台厂商始终是空白。左玥有信心开创这一先河。具有颠覆性的云原生给了灵雀云这样一个机会。介入早、积累深、踏实肯干、愿意投入并长期坚守,虽然困难很多,但是灵雀云愿意去尝试和挑战。


为您数字化转型提供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和更加优质的全栈服务。

申请试用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灵雀云 版权所有 备 案号:京ICP备15011102号-2      隐私条款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微信咨询 公众号